有 践 行 有 同 伴 有 力 量
海蓝幸福家2021年第73篇践行故事
每日践行,成为自己的幸福力教练
每个幸福,都是自我负责的结果
海蓝幸福家静修生: Cindy Yang
3月10日, 儿子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说昨天音乐课上孩子讲话。
第一次讲话,老师只是点了他的名,并没有做任何其它的处理;
第二次讲话,老师让他站起来,结果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,老师很生气,就让他站到走廊上,到走廊后,他还往尽头走,老师就去拉他,结果儿子暴怒:“你拉我?你再拉我......”
老师让他写检查,也没写到位,班主任老师让我把他领回家处理。
接到这个电话,我心里特别生气。
1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
我心里非常清楚:需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,情绪安抚好了,我才可能像一座大山一样稳稳地,做出恰当的处理。
我第一时间在同伴群里说了我遇到的情况。
群里的小伙伴引导我先给自己的情绪命名:
闭上眼睛,我发现自己有2分的烦躁,觉得儿子在学校又惹了麻烦;2分的失望,觉得儿子太不尊重老师了;2分的自责,感受到自己对自己的批评;3分的急切,急于处理事件的冲动。
有一点儿困惑,孩子的情绪怎么如此激烈?
还有1分小小的期待,期待和儿子一起来面对这次的事件。
我感受到这些情绪全都聚焦在眉头上,慢慢试着给自己关怀,一遍一遍对自己说:
“亲爱的,我看到了你的烦躁、失望、自责、急切和期待,儿子有自己的人生旅程,我并不是造成他错误的源头,他需要自己走他的人生道路,允许他犯错,因为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!”
我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后,就去学校接儿子了。
2、了解事情的原委
回到家,儿子什么话也没有说,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屋里,我也什么都没有说,换衣服、洗手、上厕所,给到彼此足够的冷静时间。
半小时后,我敲敲门,进了儿子的房间,他在做作业,我轻轻的坐到床边,温柔地说:“儿子,我今天想用普通话跟你交流,因为比较温柔,也容易把控自己的语气,你觉得可以吗?”儿子用重庆话生硬地回了一句:“可以!”
我关切的问了一句:“吓着了吗?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扰乱课堂回家反思一周。”
儿子没有转过头来看我,但我看见他努力抑制的泪水,说:“没有啊。”
“跟妈妈说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吧。”
儿子还是没有转过脸来看我,生硬的回答:“你不是知道吗?”
我耐心地说:“妈妈想听你说,为什么那么生气呢?为什么要对老师说那样的话呢?”
“老师太不公平了,坐前排的同学在他跟前讲话,他都不让他们站起来,为什么独独惩罚我?这不公平。”
儿子说出来心里的想法,我拍拍他的肩膀说:“我在你身上好像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,你是那样的真实真诚,那样的敢于表达。”
顿了一会儿,我继续问:“但是你讲话了吗?”
“讲了。”
“那老师让你站起来有错吗?”
“没有,但是为什么不是其他人?”
儿子突然怒目圆睁、攥紧拳头、咬牙切齿、喘着粗气,有些语无伦次了,“不公平,就是不公平,狗急了还跳墙、兔子还会咬人呢!你们人类凭什么那样对待动物?让动物灭绝,你们人类做的就一定是对的吗?......”
我知道他在发泄他心中各种被压抑的情绪,我就坐在床边,什么也不说,只是任他发泄和抱怨。
慢慢的,我把儿子搂在我怀里,就像小时候一样让他在我怀里肆意地、尽情地哭。
十分钟之后,儿子渐渐冷静下来了。
3、说出自己的看法
我温柔的说:“为什么是你,我也不知道,或许因为你是班长,你应该以身作则;或许老师只是随便挑了其中一个,杀一儆百;或许老师认为你是平时表现非常优秀的娃娃,所以他愿意花时间花精力纠正你的错误行为。”
我继续说:“整个过程中,老师给了你多次改正的机会,第一次老师只是点了你的名,是希望你知道后就闭嘴、认真听课;第二次让你站起来,是希望你发现自己还在讲话,需要改正;第三次老师让你站到走廊上去,是想让你看见刚才的行为是对老师的挑衅。
如果我们好好站着?是不是就给老师传递了知道错了的信号?
第四次,如果你立马低头,跟老师道歉说:“老师,我知道错了,我不讲话了”,而不是转过身怒目圆睁、攥紧拳头,对老师恶语相向,事情会不会又是另一番天地呢?”
我突然想起了海蓝老师的话,并认真的跟儿子分享起来:“真实真诚的前提是利人利己。破坏关系的话咱不说,假话也不说,真话掂量着说。
你那样挑衅的行为和恶语相向,就破坏了和老师的关系,激发的是老师对你的不满、失望甚至害怕。”
4、引导孩子自我负责
儿子没有说话,或许听懂了,也或许没有听懂,我就回到自我负责,问:“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办?还回去上学吗?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?”
儿子嘟着嘴说:“回不去了,老师说我需要回家反思一周。”
一听,还是想回去,就自信地跟儿子说:“没事,只要你想回去,咱想办法,表明态度,积极认错,写检查!”
“不知道怎么写,昨天不是写了吗,老师说我写得不诚恳。”
“那就诚恳地写呀!你不知道怎样写,我可以教你。
第一段,是不是可以先叙述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,坦白真实,第二段是错在什么地方,第三段是今后怎么说怎么做。”
我是温柔而坚定的表达完了,可是我依然看到儿子有些恍惚而抵触的感觉。
5:15开始写,到6:00了,只写了三排。
我脑子一转,说:“九点以前做完所有作业,我煮方便面给你吃。”
儿子眼睛一亮,似乎所有心情又突然好转,认真做起来,在九点之前做完了所有的作业,包括反思的初稿和定稿。
九点,一家人开心的吃了方便面。
今天一早,儿子按老师要求8:15按时到达班主任办公室,等待老师处理。
老师给我的反馈是:“心静下来了,态度诚恳了,也不得意忘形了,知道要去尊重师长,并用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了!”
我的心彻底放下来了。
5、复盘整件事
中午静观的时候,我在复盘整个事件,儿子的咬牙切齿、怒目圆睁的愤怒从何而来呢?
静观中,我看到了老公咬牙切齿、怒目圆睁、紧握拳头怒吼的样子,也看到了外公和我自己经常生气的说“我给你一巴掌”的场景。
原来儿子都是在我们这里习得的。我们才是他习得情绪失控的源头。
下午接儿子回来,我兴奋的跟儿子说:“你猜我今天发现了啥?
我在你身上看到了爸爸咬牙切齿、怒目圆睁、紧握拳头怒吼的样子,也看到了我经常大吼大叫发泄自己情绪的影子,我们一起学习改正吧,好不?”
儿子兴奋的说:“好呀!一旦再发生这类情况,都扣五十块!”
“这太狠了吧,每个人都要犯错的呀,但也要允许自己及时改正呀,可不可以自己发现及时改正就只扣一分;对方发现及时提醒,我们及时改正就只扣五分;死性不改那就五十分吧,好不?”
于是,一项新的家规孕育而生。
感恩教练乐于分享自己孩子的故事,让我心里早就有了面对问题的底气;
感恩同伴们在群里的支持,让我看到了我内心的笃定和勇气;
非常感恩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;学会了温柔而坚定;学会了不急于处理事件,先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才是关键;学会了允许自己犯错,也允许别人犯错。
感恩这次事件,让我发现了我和孩子爸爸也需要调整自己处理情绪的模式,也帮助儿子走在了新的调整情绪模式的道路上,更让儿子懂得了尊重。
后记
在海蓝博士亲子关系课堂上,海蓝博士为孩子和妈妈一起梳理了这次冲突事件。很多家长在看完海蓝老师的案例梳理后,对“如何与孩子沟通”收获多多。